中原文化是黃河中下游地區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總稱,是中華文化的母體和主干。中原文化以河南、陜西、山西、河北為核心,以廣大的黃河中下游地區為腹地,逐層向外輻射,影響延及海外。中原地區是中華文明的搖籃,中原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源頭和核心組成部分。中原地區在古代不僅是中國的政治經濟中心,也是主流文化和主導文化的發源地。中國歷史上先后有20多個朝代定都于中原地區,中國八大古都的一半,包括西安、洛陽、開封、安陽和鄭州。中原地區以特殊的地理環境、歷史地位和人文精神,使中原文化在漫長的中國歷史中長期居于正統主流地位,中原文化一定程度上代表著中國傳統文化。
在中國歷史上,中原是自上古唐宋,一直是中國的政治、經濟、文化中心,而中原文化,在某種程度上就代表著中國傳統文化。
必須注意的是,中原文化的地域性明顯又與其他地域文化不同,它值得重視的特點就是與中國文化形成的直接關聯。由于黃河泥沙的淤積和氣候等諸多便利的自然條件,這里自上古時期就形成了發達的農業文明,在諸地域中先跨過了“文明的門檻”。由這種文明衍生的文化,則為后世中國的社會政治制度、文化禮儀典章提供了基本的范本。同時,中原文化之所以在中國文化的整體格局中占據重要地位,還在于它強大的輻射力。在中國歷史上,它依托于生產方式的先進性、軍事的擴張,甚中央政權崩解導致的移民大批遷移,向四方傳播。
聯系電話:
0391-3698193
手機:
18003919198
郵箱:
zin0072@126.com
地址:
焦作市解放區烈士西街嘉合苑小區21號